地形测量的收费如何计算?《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里的修测系数公式看不懂啊!
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标准图幅50CM*50,还有比例尺,按1:500就是相当于62500平方米,1358/62500=0.0217幅*1.3*对应单价就是你该收取的费用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成本价计算公式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地形图修测的收费如何计算?《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里的修测系数公式看不懂啊!
按成图比例尺,50*50计算一幅图的面积,对于1/500,一幅图面积就是0.0625修测面积比如是0.02那么就是0.02/0.0625*单价*1.3标准幅定额,是一整副图的价格,根据地区难易有不同价格1.3是个系数,在单幅单价基础上乘以1.3,就是修测要多收点
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计算细则是哪些呢?
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计算细则
一、说明
二、大地测量
(一)三角、导线测量
(二)电磁波测距
(三)天文测量
(四)重力测量
(五)水准测量
(六)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七)一等基线测量
(八)数据处理
(九)大地数据库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
(一)布设对空标志
(二)测图控制
(三)像片调绘
(四)像片图测图
(五)模拟摄影测量
(六)解析摄影测量
(七)数字摄影测量
三、野外地形数据采集及成图
(一)数字线划地图(DLG)
(二)数字高程模型( DEM)
四、地图编制
(一)地形图
(二)普通地理图
(三)数字制图
(四)地图映绘
五、地图数字化
(-)数字线划地图(DLG)
(二)数字高程模型(DEM)
(三)数字栅格地图(DRG)
六、数字化数据入库
(-)地形数据库
(二)高程模型数据库
(三)地名数据库
(四)正射影像数据库
七、界线测绘
(一)地籍测绘
(二)房产测绘
(三)境界测绘
八、工程测量
(-)控制测量
(二)平板仪测图
(三)管线测量
(四)变形测量
(五)近影摄影测量
(六)特殊精密工程测量
(七)滩涂测量
(八)水下地形测量
(九)市政工程测量
(十)其它
九、地图印刷
说明
一、本细则作为《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中各个测绘工作项目成本费用定额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的计算依据。
二、本细则所列测绘工作项目原则上以产品为成本对象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按《测绘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的支出和成本费用项目,分三种困难类别计算相应的成本费用。
三、本细则中各个测绘工作项目的成本费用数据是以1993年至1998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实际消耗水平为基础,分析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了影响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变动的各种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经过反复测算和论证后确定的。
四、本细则中各个测绘工作项目的“定额工日”和“班组定额”是根据当前测绘生产技术方法、产品形式和技术装备水平确定的。
五、本细则中成本费用计算的几项因素的确定:
1.测绘生产年作业工日定额为:外业 180工日/年,内业 220工日/年。
2.生产单位的人员构成比例为:生产人员74%,分院(中队、室)部人员10%,院(大
队)部人员 16%。
3.成本费用中包含1.5%的测绘工作项目设计费和3.0%的成果验收费。
4.成本费用中没有包含折旧费用或修购基金。修购基金应按《测绘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的规定另行计提。
5.涉及成本费用的有关系数按下表执行。
注:
(1)长迁系数是指测区间长距离搬迁(合出测、收测)时,成本费用定额增加的比例。
(2)高寒系数是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高寒地区进行测绘作业时,成本费用定额增加的比例。
(3)特区系数是指在国家规定的经济特区进行测绘作业时,成本费用定额增加的比例。
(4)带状系数是指进行铁路、公路或其它带状测绘作业时,成本费用增加的比例。
(5)小面积系数是指施测面积不足1幅的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时,成本费用增加的比例。
(6)修测系数是指对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修测所增加的成本费用比例。
(7)面积系数是指施测图幅实际面积大于或小于标准幅面积时,成本费用定额增加或减少的比例。
6、有关测绘工作项目的图幅标准面积按下表执行。
六、本细则由财政部和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是这些嘛测绘资质成本计算公式表? 加50分。
评论已关闭!